当前位置:首页 > 近视知识 > 正文内容

关于近视遗传的问题

2021-08-16 13:18:44近视知识1

近视一般可分为单纯性近视和病理性近视两大类。单纯性近视是眼球生理发育的一种失调,多在5岁至青春期开始显现。它发展过程缓慢,有自限性,到了发育成熟阶段,近视度数基本不再加大。这类近视多在8屈光度(俗称300度)左右,很少超过600度。病理性近视,又称进行性近视、退变性近视或恶性近视,约占总人类1.5%,约占整个近视患者的5%。这类近视发生得较早,通常在10岁以前就已有相当深的度数了,而且近视程度随着年龄的增长不断加深,没有自限性,一般都超过600度,甚至可以达到2000度以上。病理性近视的显著特点是:眼球的前后径(眼轴)极度扩延,呈长眼状态。眼底发生退行变性,黄斑区易发生色素增生、出血,严重影响视力;玻璃体液化、浓缩,眼前视野中出现杂乱的游丝飘舞;视网膜穿孔,引起视网膜脱离而致失明。

病理性近视,是一种地道的疾病,是与单纯性近视截然不同的眼病,千万不能等闲视之,应经常去医院检查,接受医生治疗。近视是可以遗传的不论是单纯性近视,还是病理性近视,都是可以遗传的,只是遗传规律不完全相同罢了。不要把遗传性疾病误解为患者的祖祖辈辈或子子孙孙都是同样患者。事实上,遗传疾病是指通过一定的致病基因,按一定的规律,一代传给一代的疾病,而不同的遗传类型,又受不同的遗传规律所支配。病理性近视是属于常染色体隐姓遗传。以河南医科大学研究资料为例:被调查的87个病理性近视家庭,仅8个家庭双亲皆为病理性近视,其子代7人,如按隐性遗传预期发生率,应该7人皆为病理性近视,然而有人不符合病理性近视标准。子代中病理性近视发病率为85.7%,经统计学处理,与109%的发病率并无明显差异。

双亲一方为病理性近视,另一方为致病基因携带者,子代发病率和双亲无病理性近视(均为携带者),子代发病率与隐性遗传预期发病率均无显著差异,调查结果符合病理性近视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的结论。病理性近视发生率与隐性遗传预期发生率比较,子代内病理性近视发生率较单纯性近视、有近视家族史者近视发病率高,且近视程度越高,其遗传因素越强。它属于一种多因子遗传性眼病,即其发病既有遗传因素也有环境因素共同起作用。一个人是否发生近视,要看他的近视易患度是否超过一定范围,如超过即发生近视。一个人的易患度是他的先天遗传因素和后天受到的环境因素的总和。环境因素中主要是近眼工作过量引起的眼疲劳为致病的外因。近传因素是每个个体从双亲继承来的基固作用的总和为致病的内因。近视的发生是外因与内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遗传看近视的防治目前我们还不能改造基因,对近视眼的遗传因素尚无改造的办法。但是我们应当从积极的方面去利用遗传学的规律预防近视。

1.由于近视眼家族的成员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较大,所以从优生学角度出发,应当绝对禁止近亲结婚。早在远古,犹太法典就规定了亲属之间禁止通婚。可见,时人们就知道血缘相近的人群婚配,会增加遗传发病造成人口质量下降的恶果。今天,遗传学的研究已经证实:正常人群中平均每个人携带5~6种遗传病隐性基因,虽然并不显示遗传病,但可能遗传给下一代;有血缘关系的人,很可能携带同样的遗传病隐性基因。所以,近亲婚配就可能使夫妇双方遗传病隐性基因结合而形成纯合子,从而可导致遗传病的发生。据统计,近亲婚配生育的孩子患先天畸形或遗传病的发病率较一般儿童高150倍。婚前健康检查,应注意到眼病咨询,眼科医生会帮助婚龄青年发现隐性眼病并给予必要的医学指导。

2.减少隐性遗传因素的表现率。可见,由于双亲病理性近视的表现度和基因携带度相互组合分配的不同,其子代中的近视发生率也不一样,按照这一规律,有近视特别是病理性近视家族史的婚龄青年,最好不要男女双方皆为高度近视者婚配,或者结了婚不生育,以造福下一代。单纯性近视眼不必限制结婚。

3.避免不利的环境因素。单纯性近视不同多因子遗传眼病,环境因素越强,近视发病率越高。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配偶双方部是近视患者,或男女双方都有阳性的近视家族史,尽管他们的子女存在着遗传因素,但只要充分注意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近视的环境因素,仍可以不致发生近视。反之,不具有明显近视家族的青少年,如果他完全不注意环境因素的影响,日后发生近视眼却是意料中的事。避免环境因素的关键是防治眼疲劳。

4.胎儿保健。要保护好胎儿,必须从妊娠早期开始。妊娠头三个月,是受精卵--胚胎--胎儿发育的重要时期。大脑在2~11周塑造成形,所有主要器官的雏形均在12周内形成,要特别注意。

同时,应重视以下各方面:
①预防感染及早产,母亲在孕期患病,就可能通过影响胎儿的眼球发育,成为子女生后发生近视的一个原因。有人统计发现,有40%的近视眼儿童在胎挤期其母亲有明显的患病史。其次,早产是引起近视眼的另一个环境因素。要注意护理早产儿,尽可能不吸氧气。这是因为早产婴儿的眼球血管丰富,被安置在暖箱内接受了过分的氧气,容易促使视网膜发生水肿,使眼球内容物的容积增加,视轴过度拉长而导致近视眼发生。视网膜病变者近视发生率高。
②妊娠期要谨慎用药,如阿斯匹林、消炎药、四环素、乙醇等均可引起视网膜病变。有人统计母亲孕期感染一种或数种疾病者,其子女在8岁时近视眼的发生数是对照组的4倍。
③孕妇(特别是高度近视妇女)要增加营养。蛋白质对胎儿、婴儿的大脑发育具有重要影响,怀孕后第10~18周,是胎挤脑细胞生长的高峰,也是大脑发育的第一个高峰。到了第23周,胎儿大脑皮质的层细胞结构大体定型:出生后第三个月是婴儿脑细胞生长的高峰,也是大脑发育的第二个高峰,视网膜发育大概与此同步,
④孕妇不要吸烟喝酒,否则会使受精卵、胚胎、胎儿发育不良,引起流产早产。
⑤孕期应避免忧虑和焦躁,要有一个安定舒适的环境,使孕妇情绪保持舒畅、乐观,体内分泌一些有益的激素以及酶和乙酞胆碱。这些物质能把血流量及神经细胞的兴奋调节到最佳状态,这时对胎挤的生理发育非常有利。

5.近视要从婴幼儿时开始预防。前面已讲到,眼球发育成长最快的阶段是出生后头五年(特别是一岁)和青春前期。预防近视应狠抓这两个时机,不要错过。婴幼儿缺乏营养,特别是蛋白质和维生素补充不足,也可以成为产生近视眼和加速近视眼发展的因素之一。还有资料表明,双生子容易发生近视眼;某些全身性疾病,如麻疹、结核病等也常与近视眼的发生和发展有关。所有这些都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足所引起的。

由于近视眼问题十分复杂,对于近视眼所采取的众多预防措施是否有确实效果,以及近视眼能否预防,迄今尚无肯定意见。但多数人还是持积极态度,进行综合治理。尽管难度很高,人们仍在寻找一些切实、有效的措施。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ingshishili.com/archives/104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