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近视知识 > 正文内容

自认为保护孩子视力的措施很到位,为什么还是近视了?

2022-06-24 08:17:30近视知识1

自以为保护到位是有误区的,以下几点你是否都考虑到了?

1、父母是否有近视,高度近视遗传的几率非常大。

2、孩子是不是喜欢吃甜食,很多眼科医生都说,甜食、糖吃太多,容易引起眼部变化,导致近视。

3、孩子的用眼习惯好不好,可能不怎么看电视或者其他电子设备,但是用眼习惯不好,造成视疲劳,进而引发近视也不是没有可能。

4、孩子是否有充足的室外活动时间,尤其是在阳光下活动的时间,这样可以活动眼部肌肉,防止近视。

5、孩子阅读或者写作业时,灯光是否合适。有没有灯光直射眼睛,或者光线过于刺激或者过于昏暗,这些情况如果长期存在,都会造成眼睛近视、

6、同时,孩子在灯光下,学习阅读时间过长,感觉也会对视力造成影响。因为眼睛的肌肉长期保持在一个状态,很容易疲劳。

不说别的,孩子户外运动有多少?有多久?反思这就有答案了。

孩子近视家长应该如何做?

孩子近视了一定一定去正规医院去做检查,因为只要详细的检查确定孩子的眼轴眼底基本情况,才能给出最佳的诊疗方案,其中需要家长明白的是真性近视是不可逆的不要听那些近视治疗的骗局,近视只能干预防止度数加深,其中包括佩戴眼镜,佩戴角膜塑形镜(OK镜),还有散瞳类的药缓解视觉疲劳等这些都要做过详细检查后才能进行干预。

第26个全国爱眼日,家长们还不开始重视孩子的眼睛吗?

近视的低龄化,必须从幼儿园开始执行防控

我发现好多家长不重视,以为孩子没说看不清就是不近视。我是受到过教训的,现在特别后悔。假性近视只有三个月的时间,如果出现了假性近视错过了最佳干预时间,成为真性近视,就无法挽回了,因为近视是不可逆的,而且随着孩子的生长,近视度数增长惊人。

所以,真心呼吁各位家长,从三岁起就要每三个月做一次视力筛查,开始对远视储备值进行监测了。而且有些家长会认为,戴眼镜也不要紧,大学毕业做手术好了,但是到了高度近视,基因就发生诱变了,是会遗传的。父母都是高度近视的孩子,得高度近视的几率是95%,这个数值太可怕了,是会影响后代的。

帮助孩子控制眼睛度数的关键在哪里?

该说的别人都说了,只强调一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坚持陪孩子在户外活动至少每天3小时。学龄前儿童可以在户外玩耍,上学的小学生可以在户外活动的同时或水笔练写字或者背诵古诗文兼而学之,不会因为没有时间而放弃户外活动。户外活动是最好的办法之一。

国家卫健委发布,2018年中国儿童青少年总体近视率为53.6%,其中6岁儿童为14.5%,小学生为36%,初中生为71.6% 高中生为81%,数字可谓触目惊心。现在走进各学校,眼镜党越来越多,甚至在幼儿园也有不少的小眼镜。

影响儿童视力的因素有很多户外运动时间不足,大部分孩子无法保证每天2个小时的户外运动时间。

睡眠时间不达标,小学阶段应该每天保证9-10个小时的睡眠,中学阶段应不低于7个小时。

坐姿不正确,走进孩子们的教室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坐姿,趴着的、扭着的、靠着的。而且目前大多学校孩子使用的桌椅高矮也不适合,有的孩子长的高,坐的桌椅就象儿童玩具;有的个儿矮的孩子,爬在大桌子上,只能刚好露个头。

学习环境灯源不合格,有些灯光有频闪不适合孩子学习(家长可用手机照相功能对光源观察)。我还看到过有的班级,电扇在灯源下方,开的时候,扇片的晃动光影非常明显,这种情况下,不一会儿,头都得晕。

课后作业量大,经常有家长反应,孩子们放学回到家,做作业能做到12点以后,进了书房,一坐就是一晚上。

不科学使用电子产品,不少孩子拿着手机能一玩就是几个小时,坐着玩、躺着也能玩。

要预防近视和控制孩子近视度数,家长和学校都要共同努力减负。学校适当减少作业量,让孩子们增加户外运动时间,保证孩子每天充足的睡眠。

教学硬件改进。选择更适合孩子身形的课座椅,配备无频闪适合光源,给孩子更舒适、更适合的学习环境。

督促电子产品的正确使用。家长要控制孩子过度使用电子产品,不超时、保持距离、使用护眼屏幕显示、姿势正确。

每天让眼睛做瑜伽。保持头部不动,只有眼睛动,上下、左右、顺时针、逆时针、看远看近。

预防为主,早发现,早干预。要孩子养成好的用眼习惯,认识到近视的危害,主动护眼爱眼。一旦发现有近视,尽早到正规医院检查就诊,假性近视是可以纠正的,不要错过关键时期。医院建议佩戴的眼镜日常生活都要坚持戴,不要经常取掉,眼睛在看不清楚的情况下,强制去看,更容易加重度数。

近视问题家长应该引起足够重视,多带孩子接触大自然,脱离室内环境的束缚和不利影响,青山绿水是预防和治疗近视的良药。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ingshishili.com/archives/1287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