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护眼科普 > 正文内容

内蒙古女唢呐最近视频(内蒙古二姑娘吹的唢呐)

2023-02-13 07:55:10护眼科普1

1. 内蒙古二姑娘吹的唢呐

  二人转是诞生于东北劳动人民中间的综合艺术,是一朵土香土色的艺术之花。

  吉林的二人转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几百年前,二人转就以它灵活、明快的方式活跃在长白山狩猎、挖参、淘金人的窝棚和“大房子”里。还常在庄户人的院子或炕头上演唱,很受老百胜的喜爱。二人转名曰“二人转”,其实不单单是仅有两个人,它在形成之后就有“单出头”、“二人转”和“拉场戏”三个分支。

  经历了200多年的风风雨雨,在长期的艺术实践过程中,二人转的艺术表演手段得以丰富和发展,逐渐形成了独有的技巧——“四功一绝”,即唱、说、拉(做)、舞功的绝技。

  民间常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当地的人比喻说:二人转好比车轱辘菜,它长在乡间的泥土里,踩不死,压不败,深深扎根在老百姓的心坎上。

  二人转不只是两个人转。它一树多枝,一类唱腔,却有多种演出形式,大体可分“单” 、“双”、“群”、“戏”四类。

  “单”:指“单出头”,一个人一台戏,一人演多角。也有一戏一角一人演的,类似“独角戏”。

  “双”:指“双玩艺”。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二人演多角,叙事兼代言,跳出跳入,载歌载舞。

  “群”:过去把“拉场戏”也叫“群活儿”。现在是指群唱、坐唱或群舞。

  “戏”:指“拉场戏”。这是以小旦和小丑为主的东北民间小戏。其中由两个人扮演角色的也叫“二人戏”。

  二人转的传统剧目有三百多个。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蓝桥》、《西厢》、《包公赔情》、《杨八姐游春》等双玩艺儿;有《王二姐思夫》(又名《摔镜架》)、《红月娥作梦》、《丁郎寻父》等单出头;还有《回杯记》、《锯大缸》、《寒江》、《拉马》、《二大妈探病》等拉场戏。

  二人转的唱腔,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共三百多个。唢呐、板胡是二人转的主奏乐器。击节乐器,除用竹板(两块大板和五块节子板)外,还用玉子板,也叫手玉子(四块竹板,一手打二块)。二人转的表演,有“四功一绝”。四功是指“唱、说、做(或扮)、舞”,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绝技”。

  二人转的根,扎在东北农民的心里。有的农民说“宁舍一顿饭,不舍二人转”。今天,不但在东北的广大农村和城镇中流传着,在河北、内蒙的部分地区,也有二人转的演出活动。

2. 内蒙古二姑娘吹的唢呐是什么

唢呐草。

是双子叶植物纲、虎耳草科、唢呐草属的植物,分布于中国黑龙江、吉林和内蒙古(额尔古纳右旗),朝鲜,俄罗斯及北美洲。唢呐草生于海拔700-1100米的林下或水边。苏联、日本、朝鲜和北美均有。模式标本采自北美。生于针叶林或针阔混淆林下苔藓层厚的地方。

3. 内蒙古二人台吹唢呐视频

1Ⅰ-1 董永传说﹡ 运城市万荣县﹡

2 Ⅰ-2 民间传唱史诗《杨家将》 山西大学

3 Ⅰ-3 广武传说 朔州市山阴县

4 Ⅰ-4 赵氏孤儿传说 阳泉市盂县运城市新绛县

5 Ⅰ-5 万荣笑话 运城市万荣县

6 Ⅰ-6 司马光传说 运城市夏县

7 Ⅰ-7 牛郎织女传说 运城市永济市晋中市和顺县

民间音乐

(共计12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8 Ⅱ-1 左权开花调﹡ 晋中市左权县﹡

9 Ⅱ-2 河曲民歌﹡ 忻州市河曲县﹡

10 Ⅱ-3 五台山佛乐﹡ 忻州市五台县﹡

11 Ⅱ-4 晋南威风锣鼓﹡ 临汾市﹡

12 Ⅱ-5 绛州鼓乐﹡ 运城市新绛县﹡

13 Ⅱ-6 上党八音会﹡ 晋城市﹡长治市长治县、长子县

14 Ⅱ-7 文水鈲子﹡ 吕梁市文水县﹡

15 Ⅱ-8 太原锣鼓 太原市

16 Ⅱ-9 晋北鼓吹 忻州市忻府区、五台县大同市阳高县

17 Ⅱ-10 恒山道乐 大同市阳高县

18 Ⅱ-11 上党乐户班社 长治市

19 Ⅱ-12 临县大唢呐 吕梁市临县

民间舞蹈

(共计14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20 Ⅲ-1 狮舞(天塔狮舞)﹡ 临汾市襄汾县﹡

21 Ⅲ-2 走兽高跷﹡ 运城市稷山县﹡

22 Ⅲ-3 翼城花鼓﹡ 临汾市翼城县﹡

23 Ⅲ-4 临县伞头秧歌 吕梁市临县

24 Ⅲ-5 稷山高台花鼓 运城市稷山县

25 Ⅲ-6 踢鼓秧歌 朔州市

26 Ⅲ-7 平定武迓鼓 阳泉市平定县

27 Ⅲ-8 寿阳爱社 晋中市寿阳县

28 Ⅲ-9 汾阳地秧歌 吕梁市汾阳市

29 Ⅲ-10 朔州喜乐 朔州市

30 Ⅲ-11 背铁棍(抬阁、挠阁) 太原市清徐县晋中市祁县运城市万荣县忻州市代县

31 Ⅲ-12 原平凤秧歌 忻州市原平市

32 Ⅲ-13 榆社霸王鞭 晋中市榆社县

33 Ⅲ-14 武乡顶灯 长治市武乡县

戏剧

(共计20项)

序号 编号 项目名称 申报地区或单位

34 Ⅳ-1 晋剧﹡ 省文化厅﹡

35 Ⅳ-2 蒲州梆子﹡ 临汾市﹡运城市﹡

36 Ⅳ-3 北路梆子﹡ 忻州市﹡

37 Ⅳ-4 上党梆子﹡ 晋城市﹡长治市

38 Ⅳ-5 雁北耍孩儿﹡ 大同市﹡

39 Ⅳ-6 灵丘罗罗腔﹡ 大同市灵丘县﹡

40 Ⅳ-7 秧歌戏(朔州秧歌戏﹡、繁峙秧歌戏﹡、襄武秧歌、

4. 内蒙女唢呐大全对吹

二后生的一生用“悲苦”来形容并不是言过其实,而是确实存在。二后生于1962年在内蒙古的一个小土城出生并长大,因为家里穷没有文化,再加上孩子比较多,为了便于记忆,也就有了“大后生、二后生、三后生、大虎、二虎、大女、二女……等名字。”

二后生的母亲天生眼睛有残疾,哥哥的眼睛也有毛病,在其两岁的时候,父亲就因为疾病去世。二后生的母亲十分无奈,为了生活,不得不选择改嫁一位患有残疾的男人,而他也因此有了新名字“赵金玉”。

新生活的开启并没有让二后生变得富裕,反而是雪上加霜,为了让家庭缓解困难,二后生13岁的时候便开始外出讨饭,在这个过程中,为了讨饭顺利,他不得不边唱边讨。这个特殊的经历为他的演唱奠定了基础,同时也改变了他的一生。

后来为了谋生,二后生加入“唢呐版(以前的唢呐主要用来送别亡人)”,跟随团体行走于农村,解决了温饱问题。

其实说二后生是“二人台”的艺人,也有点不合适,因为他所演唱的东西主要是“讨吃戏”,不过这已经不重要,因为二后生所演唱的东西确实是来自民间,来自于自己的人生经历。

至于他的眼睛为什么被挖,他并没有具体透露,但从其纪录片中却能够感觉出他的无奈,在那个年代,真的不容易。据悉,二后生在一个村子卖唱的时候认识了“三女子”,三女子本身有家庭,不过为了谋生,三女子的丈夫就让其跟着二后生谋生。

不了时间长了,两人也就慢慢有了感情,男人知道带着兄弟将其眼睛挖走,死里逃生后,保全了性命,但失去了最宝贵的眼睛。

二后生将这段经历编成了二人台曲子,《挖眼睛》就是这么来的。

5. 内蒙古二姑娘吹的唢呐曲子

内蒙古最有名的唢呐艺人如下:

男士:宋小红,王文俊,卢天成,宁飞飞,孟建军,田福生,卓资山小二毛,郝林柱,董晋军。

女士:三花眼,三闺女,二闺女,二牡丹,吕二燕,吕三燕,尹芳芳,李瑞香,刘海燕,王娜,金霞,徐仙仙。

6. 内蒙二闺女吹奏唢呐

民族音乐十大名曲如下:

1、春节序曲

选自春节组曲的第一章,作于1955年,是作曲家李焕之的代表作品之一,此曲是热烈欢快的迎春大秧歌的生动描绘,是一幅传统节日的风俗画。

2、瑶族舞曲

是彭修文根据刘铁山、茅沅合奏的同名管弦改编而成的,主旋律源于五十年代初的一首合唱曲,经改编后的瑶族舞曲,突出了民族乐器的音色和性能,富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地方色彩。乐曲生动的描绘了瑶族人民欢乐节日的歌舞场面。表现了他们对新生活的热爱和歌颂。

3、喜洋洋

民族轻音乐曲,中国板胡演奏家刘明源作于1958年,原曲为三段体,并以笛子、二胡、板胡等各种乐器对旋转加花变奏。其中第二主题与前段跳跃喜气的形象不同,表现为舒展、富于歌唱性。细细欣赏这一旋律,可体会到它带有中国式的自我陶醉喜乐情绪。

4、春江花月夜

原来是是一首琵琶曲,约 1925年,上海大同乐会的柳晓章和郑文首次将其改编成民族管弦乐曲。解放后俊,又经多次整理改编,更臻完善,深受国内外听众珍爱。

5、花好月圆

本曲是一首管弦集曲,指挥家黄胎钧作于40年代,后由彭修文改编为焉民族管弦乐曲,成为一首经常演出的民族乐队的轻音乐曲。乐曲以柔和,轻盈的旋律,轻快活泼液的舞蹈性节奏,生动地表现了人们在月下花美尽情戏舞的场面。

6、翠湖春晓

1934年写下了这首民族管弦乐曲。乐曲根据流行于昆明地区的洞经音乐改编,以他幼年时在昆明三丰湾听过的一首名为《宏仁卦》的曲牌旋律为素材,生动地表现了月映湖面,银波荡漾.箫声幽雅,回音四起的情景,和游人愉悦欢畅的心情。

7、金蛇狂舞

1934年聂耳根据民间乐曲倒八板整理改编,并亲自指挥灌成唱片。

8、阿细跳月

此曲系1951年为中国青年文艺工作团参加柏林第三届青年联欢节演出的阿细跳月舞蹈而作。

9、赛龙夺锦

约作于 1930年前。乐曲以昂扬的音调、明快的节奏,生动地表现了我国的南方的广大地区在端午节赛龙时奋夺锦标的热烈情景,音乐生气勃勃,洋溢着欢欣鼓舞的节日气氛,原用小型丝竹乐队演奏,后增加唢呐、锣鼓等,使乐曲大为增色。

10、紫竹调

紫竹调原为流行于上海等地的戏剧主要曲调之一,流行于江苏南部,戏剧最初吸收此江南民间小歌是在同场戏时期,因演员所有道具为白布一块,紫竹两根,故得名紫竹调。其旋律优美抒情,节奏流畅明快,类似江南丝竹的风格,此曲常作为器乐合奏曲演出。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ingshishili.com/archives/1425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