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近视知识 > 正文内容

国际标准对数视力表图片 国际标准视力和标准对数视力

2023-07-14 01:29:29近视知识1

一、国际标准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的区别?

有些家长对国际标准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的区别不甚知晓,发现用2者检测视力有所差别,故不明就里提出疑问,下面我将国际标准视力表和对数视力表2者的区别做了个整理:

一、拥挤现象:当照明条件相同时,使用以上两种视力表对同一患者进行视力检查,其结果有异。发现用国际标准视力表检查视力,结果比对数视力表要好一些(约好一行)。分析原因:国际标准视力表的视标“E”字,中间一横短于其它两横。而标准对数视力表的视标“E”字三横等长。后者较前者难以辨认,因为后者较“拥挤”,造成“分开困难”,即“拥挤现象”。

二、对弱视诊断和疗效判定的影响:弱视定义中规定矫正远视力≤0.8者为弱视,而标准对数视力表中缺少0.9一行。假如患者矫正视力为0.9,即可否定弱视的存在,可是患者的视力又达不到1.0。因而因为标准对数视力表中缺少0.9一行,无法判定患者是否为弱视,这一“盲区”的存在给弱视的诊断和疗效的判定造成不便。

三、低于4.0的视力无法应用五分记录法:目前国内医院和眼镜店基本上都用标准对数视力表,其中不少单位采用五分记录法。但当视力低于4.0时,却没有相应的五分记录方法,不得不沿用国际标准视力表的记录方法,造成同一患者使用两种不同的视力记录方法。

四、与国际脱轨:应用标准对数视力表检查视力,较国际标准视力表更具有科学性。但标准对数视力表并未在国际上通用,而且缺少0.7和0.9两行,难与国际标准视力表进行对照。

五、视力检测须固定参照物,排除身体其他疾病,请以首次视力检测的地点、光源、时间、距离、检测方式为前后效果对比参照,否则效果无法明确。

向左转|向右转

二、对数视力表怎么测量?

将表挂于光亮处,检查距离3m,高度以表的5.0(1.0)行与被检查者的两眼等高为准。

②两眼分别检验,检验一眼时,另一眼可用纸板等物遮盖,勿加压力,自上向下逐行检查 。

三、snellen视力表对数视力表的区别?

视力是指眼睛对分辨细微物件的能力,最常用的验眼图是Snellen Chart,由丹麦眼科医生Hermann Snellen在1862年发明。验眼者须与验眼图保持20呎的距离,验眼图上有11行英文字,全是大写英文字母,最高一行的字体最大,下面行数的字体会愈来愈细,需由上至下读出英文字母,而每一行字旁边都有一个分数,就是验眼结果。

与我们常见的视力表相比,主要是视力表上的字母不相同。

四、换证体检视力表用标准对数视力表还是用标准对数远视力表?

1 根据个人需要而定,无固定答案。2 如果是进行驾照、公务员等需要视力检测的考试,应该优先选择标准对数视力表进行检测。如果是进行换领某些特定职业资格证书的体检,需要根据该职业的视力要求选择相应的视力表。3 如果只是普通的体检,两种视力表都可以使用,但建议选择标准对数远视力表,因为标准对数远视力表的测试距离更长,更符合日常生活中的使用环境,能够更好地反映出人的远视情况。

五、视力表为什么叫标准对数视力表?

视力表是用于测量视力的图表。国内使用的视力表有:国际标准视力表、视力表对数视力表、兰氏(Landolt)环视力表。对数视力表 对数远、近视力表是我国缪天荣在1958年提出设计的,又称5分制对数视力表。

六、对数视力表高度怎么贴?

视力1.0的那行与双眼平齐即可,距离的话以5米为宜

七、标准对数视力表怎么挂?

在光线好的情况下,挂在啬上,离三米远,用手挡住一只眼,能看清表上的字母,这就是你的视力。再换一只眼。

八、对数视力表有灯吗?

对数视力表是用以5分法测量视力,有视标、手指、手掌和光亮的视力测定表。对数视力表是现在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测定视力的表,经常用于儿童青少年的体检、招生、招工等,临床方面也经常参考,远视力表采用的纸张是胶版印刷,近视力采用的是白卡纸印刷。

九、什么叫儿童对数视力表?

 眼科

对数视力表是用以5分法测量视力,有视标、手指、手掌和光亮的视力测定表。对数视力表是现在国际上最广泛使用的一种测定视力的表,经常用于儿童青少年的体检、招生、招工等,临床方面也经常参考,远视力表采用的纸张是胶版印刷,近视力采用的是白卡纸印刷。

十、标准对数视力表怎么贴?

直接贴在墙上就可以了。

在垂直于地面的墙壁上准备标准对数视力表。

2、在距视力表5米处平行站立。

3、盖住左眼并用右眼识别“E”间隙的方向,直到看不见为止。识别左眼的方法与上述相同。

4、戴镜子检测戴眼镜的视力,方法与上述相同。

5、在测试结束时记录

本网站文章仅供交流学习 ,不作为商用, 版权归属原作者,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及时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到您的权益烦请告知,我们将立即删除.

本文链接:http://www.yingshishili.com/archives/217849